云南人再也不怕野生菌中毒了有了这个ld
以后想知道
自己买来的野生菌有没有毒测一测就能知道!
有毒蘑菇与可食蘑菇形如孪生姐妹,如何快速鉴别有毒蘑菇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经多年技术攻关,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剧毒蘑菇的快速检测方法”,攻克了这一难题。
为什么要研发试剂盒?研发这样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有什么意义?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种类及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云南也是我国野生毒菌中毒的“重灾区”,食用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有毒蘑菇的毒理机制各异,但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蘑菇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蘑菇中毒死亡的案例中,80%—90%为含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所致。鹅膏环肽毒素毒性极强,致死剂量极低。该毒素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酸碱和盐,常规的烹饪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降低此类蘑菇的中毒事件,能有效管控致死性蘑菇中毒。现实中,有毒蘑菇与可食蘑菇外形上很难辨识。例如,楚雄和曲靖等地有两种无毒鹅膏,俗称“黄罗伞”和“白罗伞”。然而,当地还有与这两种鹅膏极为相似的剧毒鹅膏,分别为“黄盖鹅膏”和“致命鹅膏”,若误食一个个体又得不到及时治疗,即可导致死亡。再如,在俗称“麻母鸡”的鹅膏中,多种可以食用,但其中的灰花纹鹅膏却是有剧毒的。因此,快速鉴定此类剧毒蘑菇对毒蘑菇中毒预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昆明植物所研发出快速检测试剂盒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通过与企业合作并授权实施许可,完成首批鹅膏环肽毒素剧毒蘑菇快速检测试剂盒产品的研发生产。那快速检测试剂盒有什么作用?该试剂盒可在多种条件下(如实验室、野外、营地、卫生所等)3-5分钟内完成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检测工作(见下图)。
该产品特异性地针对鹅膏环肽毒素,通过方便、快捷的特征性蓝绿色显色反应完成检测。鹅膏环肽毒素剧毒蘑菇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成功研发填补了全球该领域的空白,有助于促进包括云南在内的世界野生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新闻助读毒鹅膏菌致死率极高
鹅膏菌是一类真菌的总称,该属中有些种是美味食用菌,如红黄鹅膏;而大多数则是剧毒蘑菇。蘑菇中毒事件大多数是由鹅膏引起的,而毒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
外形特征:伞状,小型至大型均有;菌肉通常白色,有时一伤变色,孢子印多为白色,有时米黄色,淡黄色或淡黄绿色等。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毒性特征:含有毒肽、毒伞肽两大类毒素,耐高温,一般烹调加工不能消灭毒素,对肝脏和肾脏有强烈的毁坏作用,致死率极高。
生长分布:常见于林中地上。
常见种类:毒鹅膏菌、毒蝇鹅膏菌等。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网站图
菌中毒临床表现
胃肠型:潜伏期一般为0.5—6小时,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不发热。一般病程2—3天,经适当处理可较快恢复。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约为1—6小时,除了有轻度胃肠反应外,主要表现为流口水、流泪、多汗、脉缓、瞳孔缩小等。病情严重时可出现精神兴奋或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表现。
溶血型:潜伏期多为6—12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少数出现血红蛋白尿。病程一般2—6天。
肝肾损害型:此型最严重,病情凶险而复杂,病死率极高。按病情发展可分为6期。
潜伏期:潜伏期多为10—24个小时,短的有6—7小时;胃肠炎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在1—2天后缓解;假愈期:肠症状缓解后暂无其他症状或仅是轻微乏力,胃口差,病人往往以为好了,而实际上毒素已进入内脏,肝脏开始受损,若是轻度中毒,病人还可慢慢恢复;内脏损害期:严重中毒病人发病2—3天后出现肝、肾、心、脑等内脏损害的症状,可出现肝坏死、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精神症状期:病人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思睡,继而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恢复期:少部分经过积极治疗的病人,可在2—3周后进入恢复期。
类光过敏型:中毒后可出现类似日光性皮炎的症状。身体暴露部位出现明显肿胀、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还有指尖疼痛、指甲根部出血等。
新闻延展
9年近万人中毒,云南人为何热衷吃菌
每到6、7、8月,云南人的朋友圈尽是“捡菌的”“卖菌的”“吃菌的”,和“分享吃菌中毒体验的”。江湖盛传,每个云南人都有一个吃菌中毒的朋友,甚至有人为了庆祝菌子中毒出院,又去吃了顿菌子。年7月25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称,从5月至7月20日,云南省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起,12人死亡。为何云南人如此执着于拿命吃菌子?拿命吃菌的云南人菌子,在云南人心目中是神圣的,特指大自然孕育的、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的纯野生菌,人工养殖的只配叫“蘑菇”,根本不能称之为“菌子”。菌子的魔力大到连文学大师汪曾祺也被它“俘获”,他曾在《昆明食菌》中写道:“我在昆明住过7年,离开已40年,不忘昆明的菌子。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云南野生食用菌有种,约占世界的43%,约占中国的90%,松茸、鸡枞、牛肝菌、鸡油菌、羊肚菌、干巴菌等“世界名菌”在云南不仅“量大质优”,而且“价格亲民”,一想到它们丰富的营养、鲜美而独特的口感,不少人听到都会激动地搓手手……但是,《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显示,全省已知种野生菌,这意味着在云南除了种可食用的菌子,还有多种是“不可食用的”或者“不知道可不可以食用”,当然,此外还有很多菌子可能根本就是“未知的”。所以,在云南吃菌子还是一件很冒险的事,一不小心就能碰上有毒的、甚至剧毒的,轻则致幻,重则致命。—年的9年里,云南至少人因吃菌子中毒。值得注意的是,这仅统计的是“已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未包括“单人中毒的”,也未包括“没上报的”。为了尽量减少大家的“菌子伤亡”,云南疾控中心特意出了权威吃菌手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出了云南常见毒菌图鉴,甚至许多职工食堂里都挂预防野生食用菌中毒基本常识。既然都出了科普图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菌子中毒?这是因为,一是“有毒的菌子”非常擅长伪装,跟没毒的仅从外形上极难区分;二是“吃法”可能出现失误。让人防不胜防的毒菌子鸡枞菌,肉厚鲜美、清甜香脆,被称为“菌中之冠”,不仅无毒,还是舌尖上的上上品,但它有很多外貌相似的“六耳猕猴”,比如有剧毒的白毒伞、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而且这些毒菌子长得极具欺骗性,颜色低调、其貌不扬,根本不适用“五彩斑斓可能是毒蘑菇”的判断手法。云南省疾控中心- 上一篇文章: 脸又红又肿又痒又烫杭州女子ldquo
- 下一篇文章: 养猪篇常见的猪寄生虫病有哪些如何治疗

- 皮炎的病因有哪些方面2013-1-1
-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有什2013-1-4
- 导致过敏性皮炎发病原2013-1-7
- 不起眼的管子对此病患2011-11-9
- 找到好的员工要有好的2011-11-9

- ·热烈祝贺我院专家当选中医2015-11-18
- ·师承名老中医 传承国医精2015-11-18
- ·她们给予我们的远大于我们2015-11-18
- ·美迪医院好医生 医术高 2015-11-18
- ·美迪医院启动“服务百姓健2015-11-18
- ·我院专家受邀出席 第三届协2015-11-18
- ·爱有慈心慈有爱 德有善举2015-11-18

- ·热烈祝贺我院专家当选中医2015-11-18
- ·皮肤病外用药膏指南2020-8-24
- ·顺康隆奇草清肤膏痒和神经2020-8-24
- ·尿布区域的皮疹,一定是尿布2020-8-24
- ·慢性荨麻疹的自我治愈之路2020-8-16
- ·中医排异修复疗法能治好激2020-8-16
- ·医圣张仲景这个两味药的经2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