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人生最好的状态写的真好
儿时,曾留心过燕子飞行的过程,它们也是呈弧线飞行的,每次高飞前,总是要向下滑落一段,然后再奋力向上飞。
起初我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燕子下滑的过程是积蓄力量,是为了下一次飞得更高、更远。
我晃然醒悟,原来人生的低处只是力量的一种蕴藏,是为了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顶点。那么当我身处低处时,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通常当人们处于人生的高处时,总是志得意满,颐指气使,恃才傲物,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因而停步不前。
其实这时已是强弩之末,即将滑向人生的低处。当人们处于人生的低处时,总是悲观失望,痛苦决绝,殊不知,否极泰来,即将步入另一个美丽的春天。
《蜗居》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人的一生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低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很快就要走向高处,但高的时候其实很危险的,你看不见即将到来的低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总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当身处高处时,要不骄不躁,要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要不断地奋发进取。当身处低处时,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悲观绝望,凡事要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等待下次机会的到来。
因为低处只是暂时的停留,只是力量的蓄积,一旦时机成熟,达到所需的能量,就会石破天惊,到达另一个理想的境地。
很多时候,巨大的成功往往会导致我们更大的失败,而暂时的失意却常常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人生有三种境界,就好像是参禅。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顿悟之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当走过生命的一周匝,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人生中根本就没有什么高处与低处,只是一个不断追求和攀登的过程。
最难走的路,是心路!在这个世上,道路千万条,最难走的从来不是脚下的路,而是心路!脚下的路再难,总有终点。可是心上的路呢?从来不会一直平坦,心里有委屈和酸楚,心中有哀愁和伤痛,清除不完,也甩不掉。其中难题,其中艰辛,也唯有自己懂!人,不怕身累,就怕心累。
人生如盐,虽然涩,但必不可少。盐在嘴边,就看你如何品尝。人生如路,有荆棘,但也有风景。路在脚下,就看你怎么走。人生,最难走的路是心路,人生,最难放的事是心事。用脚走的是道路,用心走的是心路。心,才是一切的根本,成也好,败也罢,得也好,失也罢。这辈子,有人嫉妒,有人羡慕,有人喜欢,有人厌恶,不管你怎么做,做多好,都有人背后议论,你若在意,活得太累,心上多了一道疤痕,心路变得更加难行。有人,口蜜腹剑,有人,嘴软心狠,唯有经历一些什么,才能看透一些什么。吃了亏,才知道人心冷暖,上了当,才悟透真假是非。心路走好了,一切不是问题,人若想开了,世间没有难题。心若晴朗,何惧风雨。人和人,一颗心,谁也别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别人。与你无关,不要论人是非,在你左右,不要太过凉薄。想要打开心门,只有付出真心。想要拉近距离,唯有坦诚相待。一辈子很短,眨眼间就过完,对自己好一点,伤什么都别伤心,凡事看淡一些,顺其自然,随心随缘,做一个心宽知足的人,心宽,路便宽,知足,获幸福!宝宝积食了,就用这个方法,百试百灵!宝宝们由于自身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饮食上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发生积食,引发呕吐、肚子疼、发热、厌食咳嗽、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
再加上过年期间饮食不规律,作息混乱,进而更容易导致宝宝积食。如何确定自家宝宝患的是不是积食呢?如果宝宝得了积食,具体要如何应对?今天的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积食宝宝快速诊断法
掌握体温:每天宝宝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
看大便:每天观察小孩一天几次大便,是稀还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没有增多次数,如果正常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采取措施,第二天估计就拉起肚子来,正常的大便是条状的的,忽然性状改变了都不正常。
看舌苔:每天观察宝宝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看鼻梁:看孩子的鼻梁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看下眼皮:如果下眼皮忽然肿胀,发青,那也是脾胃出问题了,食积了。
看食欲:宝宝本来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这也是积食的征兆。
看睫毛: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翘,哪天睫毛几根几根的粘在一起了,就是要食积了。
看睡眠: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这两天忽然夜里翻来翻去,老是醒来,那也要注意,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而卧不宁。
看症状:口气重,咳嗽,腹胀,反复呼吸道感染,吃点东西就呕吐,是比较严重的食积程度。
缓解宝宝积食的方法
一、按摩法
从中医上讲,经过肚子的是脾经、肝经和肾经,通过摩腹可以达到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的作用,让身体里的“痰、水、湿、淤”的集聚自行散开。
具体操作:把四个手指并拢,放在孩子的肚子上。然后轻轻盘旋状揉动,顺时针36次,逆时针9次。顺揉为清,逆揉为补。
连续揉上30分钟即可,对孩子的肠胃非常好。如果揉的时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说明出现了肠鸣音,或者孩子在排气,家长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
具体操作:先让孩子趴在床上,然后从大椎穴(正坐低头,脖子正中最高椎突处)开始,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将脊柱两旁皮肤捏起,两手不放松(即捏住皮肤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动,一直推到孩子臀沟的长强穴。
一般沿着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5天后可以开始下一个疗程。
注意:捏脊法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这个方法没有副作用,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孩子皮肤娇嫩,推捏前,要在局部抹一些爽身粉或香油。
二、运动调节法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过年吃多了,不妨带宝宝户外活动一下,既有利于健康,又能促进亲子感情!
1、户外活动。坚持让宝宝做户外活动,可以带宝宝到公园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骑骑自行车。在冬天里,选择阳光明媚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2、饭后散步。宝宝吃饱了,要让宝宝活动活动,不要一吃饱就坐着或睡着,最好饭后去散散步,这样也有助于宝宝的消化。
三、日常生活护理法宝宝积食,需要注意少吃多餐,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用刺激性食物,让肠胃可以休息;
注意多喝水,饭后运动,睡前家长给孩子顺时针揉小肚子,帮助促进消化;
吃的太快,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不良后果。要让养成孩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营造好的饮食气氛,宝宝自然会吃的很开心;
不要边吃边玩。宝宝慢慢的长大,容易被身边的事物吸引,大家都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宝宝很容易会被电视节目吸引,张口不吞咽、吃饭吃太快、边吃边玩同样对消化不好。
积食宝宝饮食是关键
中医认为:积食是百病之源!因为积食会给孩子的肠胃和脾脏造成负担。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就会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西医认为:积食应该包括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一些常量元素缺乏症,肠道寄生虫等疾病。宝宝积食主要是因为家长喂养不当导致的。
积食的宝宝
饿TA一顿也不怕!
有些妈妈觉得宝宝假期吃太多、太杂了,节后就应该吃的少而精,就给宝宝做了一些非常有营养的辅食。其实这样做,不但不会让宝宝的病情好转,反而会让病程更长。
专家说:
积食的宝宝饿1、2顿并不影响健康
反而有助于症状的好转!
◆及时调整宝宝吃饭的时间和量:
例如:把宝宝早饭时间稍微拖后一点,把晚饭的时间提前一点,中午就不吃了。
中间可以给宝宝来点酸奶或是水果,这样可以减轻宝宝的肠胃负担。当然,也可以吃早、午饭,把晚饭省去。
PS:记得把家里剩的那些零食都收起来,不想让宝宝再乱吃,就别让TA看见!
积食宝宝,不应该吃什么
有5种食物千万别给积食宝宝吃
不但不能缓解
还可能会造成危害哟!
1
不能喝肉汤、骨头汤等
●危害:不仅营养价值不高,反而造成胃动力减弱、不好消化
我们非常不建议宝妈经常给宝宝喝骨头汤或肉汤,以为这些食物可以补身体,但实际上骨头汤、肉汤其实已经没什么营养了,喝了反而会增加胃里消化的压力,造成宝宝胃动力减弱,消化起来非常费劲!
2
不能在吃辅食时先吃肉
●危害:吃高脂肪的食物,会加重宝宝胃肠消化负荷。
高脂肪类是食物里面最难消化的,像肥肉和油炸类食物里都含有肥油,宝宝吃了之后会一股脑的糊在胃壁上,很可能造成胃黏膜损伤。疾病刚好的宝宝应该少吃或不吃。
3
鸡蛋和牛奶可正常吃,但要少量
●危害:消化慢,不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PS:如果宝宝吐了,就暂时少给TA喝奶了,因为奶的消化速度比较慢,可以吃点软烂的粥、烂面条等消化速度快的食物;如果吃蛋类食物,可以做成鸡蛋羹、蛋花汤,而不是炒鸡蛋、煎鸡蛋。
4
不能吃硬质、胀气的食物
●危害:引起胃胀气。
给宝宝吃蔬菜时,要注意避免吃:蒜苔、蒜苗、洋葱等食物。
5
不能喝含中药材的大补汤
●危害:滋补的中药材并不适合小宝宝吃。
有的家长自己很爱吃虫草、燕窝用来补身体,还会顺手手喂给宝宝一口,以为宝宝喝了可以补身体。但实际上这些看起来名贵的药材,并不一定有多大营养价值,也不适合宝宝吃。
积食宝宝,应该吃什么
多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如果宝宝积食比较严重,宝妈应该给TA吃几天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烂面条等,这样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如:小米粥、疙瘩汤等。
吃一些帮助消化的食物
适当给宝宝吃些山楂或是山楂片、果丹皮,可以帮助消化,增加食欲。但要注意超市买的山楂制品,一般含糖量都比较高,最好不要给宝宝吃太多。
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
宝宝积食了,应适量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薯类、深色蔬菜等,这样能促进宝宝的肠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病就能快快好了。
彻底摆脱积食,应该这样吃!
1、吃辅食的荤素比例最好是1:2
素的多一些,肉的少一些。尤其是在过节期间,按照这样的比例吃比较好消化!
2、肉、菜、主食要按顺序吃
有一个口诀叫:“两口素,一口肉”,平时喂给宝宝辅食时,宝妈要让宝宝先吃一两口软烂的米饭或面条,搭配一两口菜泥,然后再吃点肉碎或肉泥。
3、促进消化的蔬菜水果适量吃一些
有些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宝宝吃了可以促进消化,蔬菜类如:茄子、紫菜、蘑菇、玉米、青笋和绿叶菜等,水果类如:苹果、西红柿、橙子、梨等。
PS:早餐非常重要,记得多给宝宝吃一些含蛋白的食物,如:面包、鸡蛋、鸡肉、鱼等。
4、米饭、面等食物可经常吃
主食对宝宝的身体发育很有帮助,而且易于消化、吸收,宝宝日常可多吃。宝妈可以把菜泥和肉泥和米饭、面条混在一起,可以提味儿,让宝宝更有食欲。
PS:给宝宝吃的面条要烂而短,米饭也应该煮的更软烂一些。
小编有话要说:
宝妈们,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吃得多、吃得杂才会造成宝宝积食,吃得太快、吃饭时不专心(看电视、玩玩具)都会造成宝宝积食。
还有就是千万别在宝宝吃饭的时候骂TA、责备TA,这绝对是大错特错的!
所以,在吃饭的时候,最好全家人都能专心只顾着吃饭,让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宝宝吐奶怎么办?别慌,最全指南都在这!我们先来了解清楚一个问题:呕吐和吐奶是有区别的。呕奶:指宝宝胃内被强行“挤压进”食管并从口腔吐出,且常伴随着打嗝出现。宝宝呕吐时会有不适的表现,如哭闹、烦躁不安等。吐奶:宝宝喝完奶后奶水顺着嘴角流出,或随着打嗝流出,又或者是情绪兴奋、动作幅度较大时,从口腔、鼻孔涌出,但实际上宝宝身体状况良好。生理性吐奶
吐奶多见于生后1-8个月的婴儿。吐奶主要因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婴儿胃呈水平状,胃的入口(贲门)处括约肌较松弛,而出口(幽门)处相对地较紧张,因而使奶汁易返流到食管经口腔吐出。除此之外,婴儿的胃容积较小,如果过度喂食,这小小的胃自然容不下过量的奶,就会出现吐奶的情况。加之此时婴儿的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若喂养方法不当,如吃奶时吸入过多的空气,吸空奶头等,更会加重奶汁吐出。怎么预防宝宝吐奶?
彻底解决吐奶是很难的,但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减少吐奶的频率和吐奶量。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孩子,由于奶瓶和孩子的接触角度异于母亲的乳房,所以在喂奶过程中可以适当轻拍背部。此外,还可以选择适合宝宝吞咽及吸吮速度的奶嘴孔。奶嘴孔过大出奶太快容易呛奶,奶嘴孔过小吸奶费劲容易吞咽下过多空气;喂完奶后,不要立即逗宝宝玩耍;
每次喂奶时都尽量安静、平静;
不平躺着喂奶,尽量半卧或竖抱着喂奶;
控制喂奶频率,不在宝宝极度饥饿前喂奶;
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多,可少量多次;
垫高头部,仰卧睡觉,防止宝宝睡着后吐奶造成窒息。
病理性吐奶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也有可能是吐奶。肠梗阻、肠套叠、食道闭锁、肠道闭锁等严重的疾病都可表现为吐奶。如果宝宝在吐奶之余,还出现了如尿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精神不佳、血便、腹泻、呼吸困难、哭闹等各种异常的状况时,就应该及早就医。以判断吐奶是否是由于病理性原因造成的。养育宝宝这件事充满了甜蜜的负荷,欢迎宝爸宝妈留言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我们一起健康生活,快乐育儿!1—12岁男女孩最新身高标准表,你家孩子达标了吗?“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这句话放在身高上也成立呀。所以,千万别小瞧了这三分的努力。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很多年前相比,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提高了不少,孩子能长成一个高个子,也是很多家长非常
- 上一篇文章: 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你分得清吗今天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我院专家受邀出席202015-11-18
- 入伏了 三伏天身体2015-11-18
- 我们都是“白求恩”2015-11-18
- 患有牛皮癣能彻底治2015-12-26
- 深入了解腰部问题为2011-11-10

- 将你的腰复归原位仍然2011-11-10
- 留下你的自信和下垂部2011-11-10
- 解读烤瓷从分类上系统2011-11-10
- 司机们只需把控细节就2011-11-10
- 虽已康复仍需做出自我2011-11-10

- ·在生活当中应当怎么了解老2015-12-20
- ·“党旗汇聚爱心、慈善播散2015-11-18
- ·重温入党誓词 接受红色教育2015-11-18
- ·热烈祝贺我院专家当选世中2015-11-18
- ·如来信仰永存2011-11-10
- ·健康不是梦它在等你的创造2011-11-10
- ·驱逐幻听您永不再困扰2011-11-10

- ·热烈祝贺我院专家当选中医2015-11-18
- ·皮肤病外用药膏指南2020-8-24
- ·顺康隆奇草清肤膏痒和神经2020-8-24
- ·尿布区域的皮疹,一定是尿布2020-8-24
- ·慢性荨麻疹的自我治愈之路2020-8-16
- ·中医排异修复疗法能治好激2020-8-16
- ·医圣张仲景这个两味药的经2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