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疱病点评疱疹样皮炎和乳糜泻增加患
写在前面的话
年,皮肤科权威杂志JournalofInvestigativeDermatology(JID/皮肤病学研究)刊登了一篇名为DermatitisHerpetiformisandCeliacDiseaseIncreasetheRiskofBullousPemphigoid,中译名为“疱疹样皮炎和乳糜泻增加患大疱性类天疱疮风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本篇文献。(JInvestDermatol.;(3):-.)
本篇推送主要为皮肤科专业人士制作,患者朋友可直接阅读文末“致患者的话”。
前言
大疱性天疱疮(BP)和疱疹样皮炎(DH)皆是自身免疫起源的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两种疾病瘙痒都很严重,但在BP中常存在紧张性大疱,而在DH中,主要表现为因抓挠而易破的丘疱疹。BP相对罕见,发病率介于2.5~43人/百万人之间,并且主要影响老年人,通常出现在80岁左右。相比之下,DH通常发生在年轻人当中。芬兰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诊断时平均年龄为43岁,一项针对美国位DH患者的研究显示诊断时平均年龄为49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估计出DH的发生率为11.2~75.3/每10万人。(?编者按:中国BP发生率远远高于DH。)有趣的是,DH的发生率随时间下降,而BP的发生率却在增加。
皮肤基底膜区的胶原蛋白XVII(BP)自身抗体是BP发病机制的核心。DH被认为是皮肤形式的乳糜泻(CD),麸质的摄入导致产生针对表皮酶转谷氨酰胺酶3的自身抗体。直接免疫荧光(DIF)在两种疾病中有诊断作用:在BP中,DIF显示真皮表皮交界处线性沉积IgG和/或补体C3,而DH中DIF显示乳头状真皮中存在颗粒状IgA沉积。在BD和DH中,诊断是基于DIF的发现、临床表现以及组织病理学和血清学指标(包括BP-NC16AELISA和盐裂皮肤的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的综合。在BP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瘙痒和大疱,也可能出现湿疹和/或荨麻疹。DH的临床表现包括瘙痒性丘疹和丘疱疹,但有时由于抓挠而仅在四肢的伸侧,臀部、头皮、膝盖和肘部上形成对称的异常排列。
BP的治疗包括口服和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并经常加用抗炎药物甚至其他免疫抑制剂作为辅助治疗或单独使用。DH的管理以终生无麸质饮食为中心。然而,由于氨苯砜对瘙痒有快速作用,因此氨苯砜经常用于治疗的开始以及无麸质饮食但症状持续的患者。
众所周知,神经系统疾病与BP相关,精神病、银屑病、高血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糖尿病也被报告为BP合并症。DH与I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此外,不坚持无麸质饮食的DH患者似乎罹患淋巴瘤的风险较高。
DH演变为BP的许多病例报告已经发表,但目前尚缺乏更详尽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在芬兰全国性注册管理机构的病例对照研究中评估DH作为BP的危险因素。
01
结果
患者和对照组的特征
在芬兰卫生保健登记系统的数据库搜索了年至年间诊断为BP的例患者的数据。本分析采用了例这些年间被诊断为BP的患者的数据。总共检索出例基底细胞癌(BCC)患者,并随机选择例患者按年龄,性别和诊断年份与BP人群进行匹配,比例为4:1。由于某些BCC对照药物的报销数据不完全可用,因此有名BP患者比预期的四个匹配对照少。BP组和对照组的特征列于表1。
诊断为DH或CD后出现BP的风险,诊断与用药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BP组中发现了41名(1.2%)诊断过DH的患者,而在BCC组中只有7名(0.1%)。BP组中有34人(1.0%)、对照组中有53人(0.4%)诊断过CD。在研究人群中,在同时患有DH及BP的患者中有12名(29%)也患有CD。
CD患者的BP患病风险比无CD的患者高两倍。值得注意的是,DH患者的BP风险升高了22倍(表2)。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男性发生DH后发生BP的风险高于女性(表3)。
在患有DH的患者中,诊断为BP时的平均年龄为68.8岁,在没有DH的BP患者组中为76.7岁。BP组在诊断DH时的平均年龄为64.9岁,而BCC组为65.6岁。诊断DH与诊断BP/BCC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分别为3.3年和10.0年,而诊断CD与诊断BP/BCC之间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9年和7.2年。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糖尿病药物,尤其是维格列汀,最近已被描述为BP的危险因素。在诊断为BP或BCC之前的2年中,BP或BCC组的DH患者均未接受过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而BP组中只有1名之前诊断CD的患者曾使用过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
02
讨论
这项对芬兰BP患者的研究表明,DH与BP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以前的BP合并症研究均未分析DH和CD。DH和BP都是相对罕见的疾病,因此需要大量的研究人群才能发现两者之间的任何关联。而且,DH和CD在芬兰比在世界上几乎其他任何地方都更为普遍,这有助于本研究发现这些关联。
DH的临床表现和DIF表现很容易与BP区别开来,但是也曾报道过临床表现和免疫荧光结果重叠的病例报告。例如,Ameen等人描述了一名患者,该患者患有瘙痒性疱疹,其DIF显示IgA和C3在真皮乳头内沉积。该患者对无麸质饮食和氨苯砜治疗反应良好,但11年后出现了于之前明显不同的水疱,DIF在基底膜区显示IgG和C3以及在真皮乳头中出现纤维状IgA染色。表位扩散可以解释这种情况。在表位扩散现象中,除了优势表位之外,还对一种或多种其他表位产生了免疫反应。据报道,表位扩散通常在诊断BP后的头3个月内发生,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就本研究而言,表位扩散是DH与BP之间联系的一种可能免疫机制,但不幸的是,由于这是一项基于注册表的研究,因此研究者无法获得DIF的发现或DH患者的血清样本,因此,研究者无法证实或反驳这一假设。
BP和DH的遗传易感性已与某些HLA等位基因相关。HLA-DQB1*可表现在各种族BP患者中。DH和CD的易感性与HLA-DQ2和DQ8型有关。但是,目前尚不知道HLA类型在DH和BP之间的关联中的任何意义。
在本研究中,从DH诊断到BP诊断的平均时间为3年,而CD与BP诊断之间的平均时间为4.9年。在研究者最近的神经和精神病合并症研究中,在BP诊断之前先诊断为痴呆、多发性硬化或精神病,平均间隔为3、12和7~11年。在韩国的3,名BP患者队列中,痴呆,帕金森氏病和癫痫先于BP发生了3、4和2年,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在BP发生前5年。在韩国,银屑病和BP诊断之间的平均时间为3年,但以色列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说,银屑病和BP诊断之间的平均间隔非常长,为25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后来发展为BP的患者在DH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64.9岁,而在~年期间芬兰的DH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49岁。这表明,当治疗患有瘙痒或其他皮肤症状的迟发性DH患者时,医师应警惕BP的可能发展。
本研究的局限性来自基于注册表的研究环境。由于研究者使用的数据是由注册表定期收集的,因此研究者无法确定所有报告的BP和DH病例均已通过免疫学方法确认。此外,研究者无法获得有关疾病实际发作、诊断测试结果或患者样本的信息。因此,研究者不能完全排除BP患者中天疱疮的其他变异体的存在。但是,医院的皮肤科进行的DH和BP的诊断,因此可以认为记录的诊断是可靠的。
总而言之,研究者报告了DH和BP之间的关联。增进我们对BP合并症的了解,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导致BP皮肤免疫耐受性破坏的过程。
致患者的话
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疱疹样皮炎以及乳糜泻之间是有联系的,这可能是疱疹样皮炎及乳糜泻导致了免疫系统对于皮肤的识别紊乱,导致了皮肤的损害。但以上研究主要是在芬兰人当中进行的,研究结果具有人种差异,国际数据仅用于学术分享,对中国人群仅供参考。据我们观察,中国人乳糜泻和疱疹样皮炎的发生率极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发病率较高,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人体是一个非常缜密的结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尤为复杂,不同疾病之间也联系万千。研究者希望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疾病之间的联系,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制作:陈丹阳医师
审校:王明悦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图片来自原文
北大疱病
想了解更多关于天疱疮,类天疱疮以及挂号、就医的资讯吗?
长按识别左边
- 上一篇文章: 花露水用错危害生命四大误区你中招了吗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我院专家受邀出席202015-11-18
- 入伏了 三伏天身体2015-11-18
- 我们都是“白求恩”2015-11-18
- 患有牛皮癣能彻底治2015-12-26
- 深入了解腰部问题为2011-11-10

- 将你的腰复归原位仍然2011-11-10
- 留下你的自信和下垂部2011-11-10
- 解读烤瓷从分类上系统2011-11-10
- 司机们只需把控细节就2011-11-10
- 虽已康复仍需做出自我2011-11-10

- ·在生活当中应当怎么了解老2015-12-20
- ·“党旗汇聚爱心、慈善播散2015-11-18
- ·重温入党誓词 接受红色教育2015-11-18
- ·热烈祝贺我院专家当选世中2015-11-18
- ·如来信仰永存2011-11-10
- ·健康不是梦它在等你的创造2011-11-10
- ·驱逐幻听您永不再困扰2011-11-10

- ·热烈祝贺我院专家当选中医2015-11-18
- ·皮肤病外用药膏指南2020-8-24
- ·顺康隆奇草清肤膏痒和神经2020-8-24
- ·尿布区域的皮疹,一定是尿布2020-8-24
- ·慢性荨麻疹的自我治愈之路2020-8-16
- ·中医排异修复疗法能治好激2020-8-16
- ·医圣张仲景这个两味药的经2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