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你了解多少
接触性皮炎又称环境与职业性皮炎,是指皮肤或粘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接触以外的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反应。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是什么?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按接触物的性质主要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根据其致病机制可分为刺激物和致敏物两大类,前者产生刺激性反应,后者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但二者与所致疾病的关系有时很难区分,如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可为致敏物,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高浓度时则成为刺激物或毒性物质,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1.动物性主要由动物的毒素或昆虫毒毛引起,前者如蚤、虱、蚊、臭虫、蜂类及水母等,后者如桑毛虫和松毛虫等,另外,动物的皮毛也可致病。
2.植物性如某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或其产物,常见者有漆树、荨麻、除虫菊、银杏、补骨脂和猫眼草等。
3.化学性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多属于变态反应性,少数为刺激性。化学性物质的种类繁多,主要有:①金属及其制品:如镍、铬、铍等。铍既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也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镍、铬常导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金因其惰性及不溶于皮肤的分泌物,故人体与金接触几乎从不发病,银致敏者也罕见。②日常生活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清洁保护产品、皮革、塑料及橡胶制品等。③化妆品:如油彩、香脂、香波、染发剂、防光剂、除汗剂、指甲油等,尤其是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具有较强的致敏性。④外用药物:如汞剂、磺胺类、青霉素等抗生素类、清凉油、抗氧化剂及某些外用中草药等。⑤杀虫剂及除臭剂:如敌敌畏、敌百虫和氨基甲酸酯等。⑥各种化工原料:如汽油、机油、油漆、染料、合成树脂、甲醛、聚乙烯和各种合成橡胶等。
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系接触物直接的非免疫性毒性反应所引起。此类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后均发生皮炎。皮炎的轻重和发病快慢主要与接触物的性质、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接触强刺激性、高浓度或高毒性的物质如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可引起皮肤或粘膜的蛋白变性、坏死,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引起急性皮炎;弱刺激性物质如肥皂、有机溶剂等,则需长时间多次接触后因累积性刺激作用引起,常为慢性皮炎,又称之为累积性刺激性皮炎,家庭妇女的手部皮炎多属于此类。此外,皮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接触部位以及皮肤状况和环境因素有关,如皮肤长期处于过度潮湿或接触水、热、冷、压迫或摩擦的环境,较易患病,而干燥和较厚的皮肤则较少发生。有时,反复接触某些弱刺激性物质后能使皮肤产生耐受作用。
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主要为T细胞介导的Ⅳa1型超敏反应,初次接触致敏原4~20天后被致敏,再次接触后24~48小时发生反应。而I型超敏反应由IgE介导,主要见于接触性荨麻疹,它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一种变异表现。
引起此类皮炎的物质为致敏物,其本身无刺激性或毒性,大多数人接触致敏物后不发病,仅在少数人引起皮肤炎症性反应。皮炎的发生及其轻重与个体易感性以及接触物的致敏性有关。此类物质属半抗原,可为有机物或无机物,多属于低分子量(~Da)化合物,当与载体蛋白(多为表皮细胞膜蛋白)结合后才具抗原性或致敏性。致敏物的抗原性取决于其抗原决定簇的性质、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结合类型、轭合物的终末三维构型等,致敏性的强弱取决于半抗原穿透皮肤与载体蛋白以共价键结合的能力,并与其结合的稳定性成正比。
朗格汉斯细胞在接触致敏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该细胞可以吞噬、加工处理半抗原-载体蛋白复合体并产生一种肽,然后与细胞表面的HLA-DR抗原结合,再被呈递到有补体表面受体的CD4+辅助T(Th1)细胞。结合抗原的Th1细胞可诱导Langerhans细胞释放IL-1,而IL-1又促使结合抗原的Th1细胞释放IL-2,IL-2可促进T-细胞的增殖并通过其释放IFN-γ以放大反应,使Langerhans细胞HLA-DR的表达上调,增加T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毒性。在已被致敏的Th1细胞作用下,再接触同一种抗原可出现回忆反应。Ⅳa1型超敏反应可通过致敏的Th1细胞被动转移。
一旦获得对某种物质的超敏性,常可持续多年。然而,在少数情况下,也可在数年后丧失对某种物质的超敏性。淬火(Hardening)是指持续接触低浓度的致敏原后获得的特异性或普遍的敏感性降低。
接触性皮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接触性皮炎的表现除皮损境界与接触物大体一致外,一般无明显的特异性,根据接触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以及个体反应性不同,皮损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也不相同。
图1A:项链引起B:橡皮膏引起
(一)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1.急性型系偶然或事故中接触如强酸、强碱、芥子气等强刺激物后,即刻或数分钟内在接触部位引起的急性毒性皮炎。皮损表现为红斑、水疱、坏死或溃疡。自觉疼痛和烧灼感。皮炎的严重程度与刺激物的性质、浓度、接触部位、接触时间及局部处理等有关。
2.慢性累积型为弱刺激物长期反复地接触某一部位所引起。皮损形态不一,开始为化学性伤害,如皮肤干燥、皲裂,继之各种生物性因素起作用,产生真皮炎症反应,出现皮肤红肿、丘疹、水疱、渗液、结痂和苔藓样变。自觉发痒、烧灼感。洗衣工和理发师因接触洗涤剂、染发剂所引起的手部慢性皮炎为此型的代表。因表皮屏障作用被削弱,皮肤易受激惹,即使稍微接触某些弱刺激物如肥皂和洗涤剂等,皮损很容易加重或复发。
(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常见于中老年人。初次接触致敏原,潜伏期或致敏期为4~20天,平均1周。较强的致敏原(如毒藤),潜伏期仅2~3天;较弱的致敏原(如铬酸盐),潜伏期可长达数年。再次接触致敏原后,多在12~96小时出现症状,也有接触后1小时即发病或接触后1周才发病者,如图1。
皮损随病程不同而异。急性期,首先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在疏松组织如眼睑和会阴部较为严重;或出现水疱、大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渗液、结痂,偶可发生组织坏死。急性期处理不当或反复接触,可转变为亚急性或慢性皮炎。亚急性期,水疱症状减轻,出现结痂、鳞屑,或轻度苔藓化。慢性期,以皮肤增厚、苔藓化及鳞屑为主。自觉瘙痒、灼烧感或胀痛感,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皮损境界清楚,其形态与接触物的形态相一致,某些部位的皮炎常和特定的物质接触有关,故可依据发病部位寻找可能的致病因素(表1)。早期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经搔抓也可将接触物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并在远离接触部位发生类似的皮损;如接触物为气体或粉尘,皮损为弥漫性而无鲜明界限,多见于暴露部位,如手背及面部等。不同部位皮肤的敏感性不同,眼睑、颈部、外阴较易被致敏,而掌跖、头皮不易发生接触性致敏;压迫、摩擦、出汗等因素可增加皮肤的敏感性。受激惹、有炎症或感染的组织更易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表1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部位与常见的接触物
部位
常见接触物
头面部
染发剂、化妆品、眼镜架、帽沿革内衬
颈
项链、衣领及围巾中染料
腋下
除汗剂、除臭剂、消毒剂
躯干部
衣料、洗涤剂、肥皂、金属吊带、腰带
会阴部
马桶漆、内裤染料、避孕套、润滑剂、抗真菌剂
手及腕部
手表、饰物、橡胶和塑料手套、消毒剂、肥皂、洗涤剂
足
橡胶鞋、塑料鞋、染色袜
本病有自限性,去除病因、给予正确处理后,皮损1~2周内消退,愈后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再次接触致敏原时可以再发。
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特点是什么?
急性皮炎显示表皮细胞海绵状水肿及水疱形成,疱内有少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亚急性皮炎可见灶性角化不全,轻度棘层肥厚,细胞内水肿、海绵形成及少数水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慢性皮炎有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皮突延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较少淋巴细胞浸润,乳头层胶原纤维束增粗。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哪些?
根据有刺激物或致敏物接触史,以及接触部位首先发生的境界清楚的红斑及红斑上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大疱,皮损形态较为单一,自觉瘙痒、灼热感,去除接触物并经适当处理后,皮损较快消退等特点,容易诊断。
一旦确诊本病,应积极寻找和明确病因。要仔细全面地询问病史,注意接触物与皮疹出现时间以及分布之间的关系。皮炎的部位通常与直接接触某种物质有关,反之,皮疹的分布也能提示某些接触物,这对进行斑贴试验有重要意义。斑贴试验可有假阳性,必须与病史及体格检查相一致才能确定病因。
接触性皮炎主要与急性湿疹相鉴别:急性湿疹的病因复杂,常有内在因素,皮损常呈多形性、泛发性、对称性、境界不清,去除接触物后不一定好转,病程慢性,有复发倾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见表2。
表2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鉴别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者发病
任何人
仅少数人
药理性反应
是
否
初次接触所需激发时间
0~2天
4~20天
量-效关系
有关
无关或不明显
复发性
不定
易复发
接触物去除后的转归
可迅速痊愈
一般1~2周消退
早期表皮病变
以表皮上部为主
以表皮下部为主
早期炎症细胞浸润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以单核细胞为主
如何合理规范的进行治疗?
治疗原则是寻找并去除接触物,给予对症处理。
1.一般治疗寻找并去除病因。原因不明者,斑贴试验有助于查找病因。急性期不宜做斑贴试验,应在皮损痊愈后或接近痊愈时进行,所用斑贴试验物必须稀释到足够的浓度,以避免刺激反应。明确病因后,应避免再接触。不宜直接接触高浓度的药品或化学物质,慎用易致敏的外用药。应尽可能减少皮损上的致敏原或刺激物,避免刺激性治疗方法如热水烫、肥皂洗等。
2.局部治疗根据皮损的形态及性质选择不同剂型和作用的外用药。
(1)急性期:有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明显渗出时,可用3%硼酸液冷湿敷;有继发感染时,可用1:0高锰酸钾溶液等冷湿敷;渗液较少时,可外涂氧化锌油剂。
(2)亚急性期:有少量渗液时,用湿敷剂或糖皮质激素糊剂或氧化锌油剂;无渗液时,可选用硼酸氧化锌糊剂或选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软膏。
(3)慢性期:选用相应的软膏、硬膏、糊膏或涂膜剂。
3.全身治疗以抗炎、止痒等对症处理为主。可视病情轻重,给予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对少数严重或皮损泛发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疗程10~14天;有继发感染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张学军教你认识皮肤病,每周更新,
及时发布患者公益活动,敬请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 上一篇文章: 接触性皮炎的中医论述
- 下一篇文章: 带你全方位了解脂溢性脱发

- 焦虑你不需要担忧它只2011-11-10
- 方法输通你困惑的心绪2011-11-10
- 宠物可能危害头发可不2011-11-10
- 我们女性同志们怎样调2011-11-10
- 日常生活习惯让你的胸2011-11-10

- ·胡建春2015-11-18
- ·【千万注意】老百姓关于皮2015-11-18
- ·湿疹的生长部位分析2014-12-13
- ·小心别让早晨恋床害了你的2011-11-10
- ·如何健康合理的给缺乏钙质2011-11-10
- ·关于午休你所不知道的秘密2011-11-10
- ·正确的饮食让你轻松秀出曼2011-11-10

- ·热烈祝贺我院专家当选中医2015-11-18
- ·止汗喷雾惹发接触性皮炎2018-6-19
- ·使用化妆品当心接触性皮炎2018-6-19
-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及治疗2018-6-6
- ·如何应对接触性皮炎2018-6-6
- ·脂溢性皮炎脱发怎么办面部2018-4-5
- ·治疗龟头炎的中药经典药方2018-4-5